做菜時所用的調味品很多,蔥、姜、蒜很多時候 在家里做菜都少不了,有時不管做什么菜,都會 放一點。針對不同的 食物,它們的調味作用也是不同的,做的時候應有所側重。
做菜要放蔥、姜、蒜、椒,是因為 無論雞、鴨、魚、肉,都會有腥味,而這4種調料的共同點 就是辛溫、開胃和解膩。
具體到每種調料,又各有其不同的特點:蔥能通 陽、發散、去腥 膻;姜能暖胃、除腥;蒜有 消毒殺菌的作用;花椒 則能溫中氣。
蔥、姜、蒜、椒,人稱調味“四君子”,他們不僅能調味,而且能殺菌去霉,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。但在烹調中如何投放才能更提味、更有效,卻是一門學門了。今天給大家介紹下,該如何正確投放蔥姜蒜、花椒。
做魚要多放姜。魚寒性大,需要姜這樣的熱性物質來調節一下。像清蒸魚,要有姜絲。吃螃蟹,要蘸醋和姜末。此外,貝類(如螺、蚌、蛤)等寒性大的海鮮烹調時候也該放些姜絲。
貝類 還應重點多放蔥,大蔥不僅能緩解貝類等的寒性,而且還能抗過敏。不少人食用貝類后會產生過敏性咳嗽、腹痛等癥狀,烹調時就應多放大蔥,避免過敏反應。蔥還能壯陽,提香味,去異味,在做一些寒性大的蔬菜的時候,可以多放蔥來烹調,能起到緩和脾胃的作用。如茭白、白蘿卜、綠豆芽等。
禽肉重點多放蒜,蒜能提味,烹調雞、鴨、鵝肉時宜多放蒜,使肉更香更好吃,也不會因為消化不良而瀉肚子。異味大的肉類如甲魚,一定要放蒜。烹調雞、鴨、鵝肉宜多放蒜,有降低膽固醇、促進營養吸收的功效。